深圳艾肯官網歡迎您!
策劃規劃、景觀設計、景區運營管理、文旅投資、論壇培訓 0755-83497735
返回
頂部
發布日期:2013-09-11 11:48:10瀏覽:
前些天幾個旅游策劃的同窗好友一起聊天,聊人生,聊情感,聊聊我們的職業,有歡樂,也有痛苦。一晃,十多年就這樣過去了。那天,談的比較多的還是旅游策劃我們這行業,期間我們就聊到了旅游地產的一些問題,以下是我的個人看法。
1、旅游地產在中國還在起步階段。隨著國家限購令的持續和打壓商品房的政策延續,不少開放商向商業地產、旅游地產進行轉型。國內一線品牌,如萬科等,也在嘗試轉型。在我們身邊,很多業主也在積極進行商業地產、旅游地產等方面的開發,放慢了傳統住宅項目的建設。就商業地產而言,國內已經有了像萬達這類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和成功經驗的地產開發商,但是文化旅游地產,國內還沒有一個成熟的模式可以學習和借鑒。
2、文化旅游地產的模式很難借鑒。由于文化旅游的特殊性,往往依托已有的文化旅游資源進行地產開發,或者像華僑城一類進行主題公園打造(這種模式成功的不多),因此導致了文化旅游地產的不可復制性。我們做的每一個項目,業主都要求具有唯一性,標志性和不可替代性。
3、養老地產還處在原始階段。我國的醫療保障制度與國外還有很大差距,我國的醫療人員嚴重不足,轉移支付制度的不健全,導致了我國各個醫療單位之間各自為政,資源不能共享。這從而制約了養老產業的發展。我們對老年人的護理有個誤區,總是感覺應該有好的醫療團隊才是吸引老年人養老的關鍵。其實對于老年人,讓他們感覺到自己對社會還能有貢獻,還能有利用價值才是關鍵。這點我們應該向國外學習:a、采用私人醫生制度;b、采用跨代居住區的概念,讓老年人和孫兒輩居住在一起,與年輕人相鄰居住等等方式。
4、投融資模式應該多元化。由于文化旅游地產投入金額巨大,回報期漫長,風險大等原因,開發商在進行文化旅游地產開發之前,應該選擇適合自己的融資方式和渠道。能找到低息長貸的資金是最好的,采用產權式經營模式,旅游項目和地產開發相互結合等模式也應積極考慮。
旅游地產以后需要走的路,對我們來講是一個好的發展,也算是一個好的機遇吧。我們應該多借鑒一些成功的經驗,在此基礎上,結合客戶以及社會的去求,策劃出更多有經濟、社會、生態效益的文化旅游產品。
以上是由深圳艾肯弘揚咨詢管理有限公司(http://www.smoothiefactory.com.cn)旅游規劃小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