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艾肯官網歡迎您!
策劃規劃、景觀設計、景區運營管理、文旅投資、論壇培訓 0755-83497735
返回
頂部
發布日期:2013-08-19 11:34:19瀏覽:
2001年,“九五“末期,上海的郊區城鎮化水平已達到47%左右,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城鎮規模小、建設水平低、景觀破敗、缺乏個性、缺乏有特色的經濟增長方式等問題。有感于此,上海在“十五”規劃中提出了“一城九鎮”構想,即從11個新城、22個中心鎮中選取包括松江新城、朱家角、安亭、高橋在內的10個城鎮,作為郊區新城、中心鎮建設的重點,逐步推進郊區城鎮化建設。
在具體的旅游規劃中,上海提出“綜合考慮城鎮的功能定位、歷史文脈等因素,借鑒國外特色風貌城鎮建設的經驗,引進國內外不同城市和地區的建筑風格。”而距上海市中心僅48公里的朱家角鎮,成為了唯一一個保持本土水鄉特色的新鎮。她的生長軌跡,呈現出了一種既不同于傳統古鎮區一樣有著江南水鄉所特有的生長脈絡,又不屬于完全現代城市規劃下的第三種“都市水鄉”的發展路徑。
一. 背景
朱家角鎮素有“上海威尼斯”及“滬郊好萊塢”之稱。有著豐富的旅游本底資源與區位優勢。 交通便利。朱家角鎮距上海市中心僅48公里,僅30分鐘左右車程,地處上海市與江蘇、浙江交界處,是上海通往江、浙兩省的重要通道,東西向有318國道、滬青平高速公路等,南北向有朱楓公路,南接滬杭高速,北通滬寧高速,幾乎可以做到“村村通公路”,這對于發展旅游尤其是自助游,提供了相當便利的條件。
歷史悠久。朱家角早在三國時期已形成村落,明萬歷年間正式建鎮,曾以布業著稱江南,號稱“衣被天下”;明末清初,米業興起,有“長街三里,店鋪千家”之勝景,遂有“三涇(朱涇、楓涇、泗涇)不如一角(朱家角)”之說。清嘉慶年間的《珠里小志》序中描述道:“今珠里為青溪一隅,煙火千家,北接昆山,南連谷水,其街衢綿亙,商販交通,水木清華,文儒輩出……過是里者,群羨讓耕、讓畔之風猶古,而比戶弦歌不輟也。雖高陽里、冠蓋里媲美可也。”珠里,即朱家角,又稱角里。本文來自001年,“九五“末期,上海的郊區城鎮化水平已達到47%左右,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城鎮規模小、建設水平低、景觀破敗、缺乏個性、缺乏有特色的經濟增長方式等問題。本文來自Sun之樹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