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艾肯官網歡迎您!
策劃規劃、景觀設計、景區運營管理、文旅投資、論壇培訓 0755-83497735
返回
頂部
發布日期:2012-05-18 14:57:26瀏覽:
旅游
“519”中國旅游日各地將推出7000余項惠民措施
第一旅游網 2012-05-11
今年的5月19日是第二個中國旅游日。旅游日當天,圍繞“健康生活、歡樂旅游”主題,全國各地將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公益惠民活動。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國30個省區市旅游行政部門和旅游企業組織開展的主題活動將達近千項,同時推出7000余項公益惠民措施。這些惠民措施的折扣力度大、覆蓋范圍廣,突出了旅游業惠民、便民、親民的特點。
海旅會:相信赴臺個人游市場價格會趨于合理水平
第一旅游網 2012-05-12
國家旅游局網站11日發布消息,海峽兩岸旅游交流協會有關負責人就部分媒體報導赴臺個人游入臺證代辦費用問題答記者問。有關負責人說,所謂個人游證件收費過高影響了大陸居民的赴臺個人游意愿的說法與事實不符。負責人稱將進一步加強管理和引導,相信隨著赴臺個人游進一步開放,市場價格會趨于合理水平。
揚州瘦西湖景區門票調價方案月底公布施行
第一旅游網 2012-05-12
近期,全國各地名勝景區的門票價格“漲聲一片”,引發各界質疑。在眾多漲價的景區中,5A級景區揚州瘦西湖最引人關注。根據調價方案,瘦西湖門票將從淡季的60元,旺季90元,漲到統一的120元。4月27日下午,揚州方面已經召開了瘦西湖門票價格聽證會,幾乎全票通過這一調價方案。
房地產
深圳東海岸旅游地產板塊崛起
中證網 2012-05-11
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促使旅游、度假需求逐年激增,在住宅市場調控下,房企近年來掀起了一股開發旅游度假產品的熱潮,其中以主打“濱海資源”最為普遍。進入5月,被譽為“廣東的三亞”的深圳東海灣區域樓市迎來“史上最大規模”集中放量,碧桂園、金融街、萬科等品牌開發商都推出新房源,深圳東海岸正在形成中國新的旅游地產版圖。
2011年中國土地出讓合同價款3.15萬億元
北京日報 2012-05-11
10日發布的《2011中國國土資源公報》顯示,2011年第四季度末,全國105個主要城市綜合地價為每平方米3049元,同比增長6.0%,環比增長0.3%,增幅低于2010年度。在全國城市地價趨于高位滯漲的情況下,2011年全國出讓國有建設用地面積33.39萬公頃,出讓合同價款3.15萬億元,其中通過招拍掛出讓土地面積占比91.3%。
中國央行繼續支持保障房建設和首套自住商品房消費
人民網 2012-05-11
中國人民銀行10日發布的《2012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下一階段,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增強調控的針對性、靈活性和前瞻性,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微調。報告稱,將綜合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組合,繼續發揮宏觀審慎政策的逆周期調節作用,按照總量適度、審慎靈活的要求,繼續引導貨幣信貸平穩適度增長,保持合理的社會融資規模,著力優化信貸資源配置,更好地滿足實體經濟發展的合理資金需求,支持國民經濟實現平穩較快發展。引導金融機構把握好貸款投放節奏和結構,切實做到有保有壓,有扶有控。繼續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設和居民首套自住普通商品房消費。
經濟
2012年4月中國CPI漲3.4%再回正利率和專家稱理財空間擴大
中國新聞網 2012-05-12
國家統計局11日發布報告,4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3.4%,環比下降0.1%。“物價漲幅總體回落的根本原因是中國經濟增速在回落,貨幣政策一度持續收緊,以及農產品豐收。中間出現反彈,主要是春節以及低溫等季節性因素。”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咨詢研究部副部長王軍指出。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說,資本市場目前來看有一些起色,在企穩之后有向上的過程,理財空間會更大一些。
中國文化改革發展規劃重點扶持動漫產業
中證網 2012-05-13
文化部12日正式發布《“十二五”時期文化改革發展規劃》,明確文化產業發展的一系列具體目標。提出到“十二五”末,“文化部門文化產業現價增加值比2010年至少翻一番,實現倍增”的指標。在文化產業方面,《規劃》還提出,大力發展網絡動漫、手機動漫等新媒體動漫。據了解,這是繼《“十二五”時期文化產業倍增計劃》后,文化部再次明確文化產業產值目標。根據統計數據,2010年,文化部門管理的文化產業增加值約有4000億至4300億元。按照倍增的指標來推算,到2015年文化部門管理的文化產業增加值將超過8000億元。
中國央行2012年內第二次下調存準率
經濟日報 2012-05-13
中國人民銀行今天決定,自2012年5月18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央行今年以來第二次下調存準率,上次下調是在2月24日。本次下調后,大型金融機構存準率降至20%,中小型金融機構存準率降至16.5%。據估算,此次下調后,可釋放銀行體系流動性4000億元左右。
艾肯觀點
“門票經濟”背后的“轉型之困”
第一旅游網 2012-05-09
旅游業是地方經濟的重要驅動,景區景點則被視為地方財政的“金飯碗”。據國家旅游局統計,我國國內旅游消費規模超一萬億元,拉動相關行業超過110個。可以說,只要坐擁名勝古跡、名山大川或別致風光,就不愁吸引大量游客前來消費,帶動就業增長,拉動相關產業發展。
怎么使用“金飯碗”,如何用好“金飯碗”,因眼界思路的不同,結果也大不相同。一些景點景區還未跳出“門票經濟”的框框,隨著今年掀起又一輪漲價潮,眾多知名景區門票已經邁入“百元俱樂部”,令游客大呼“快樂負擔千金重,秀美山河玩不起”。有些地方卻大膽探索,實行門票優惠或免費的刺激政策。譬如杭州,一個免費西湖,雖然每年損失2000多萬元的門票收入,卻拉動了游人在杭州吃、住、行、游、購、娛等消費達百億元,成為“丟芝麻撿西瓜”的典范。
觀點:
今年是旅游景區票價調整 “解禁”之年,隨著旅游旺季的到來,對于“門票經濟”具有高度依賴性的傳統觀光類景區已呈現大范圍漲價趨勢。旅游成本的提升與旅游體驗的相對單一滯后,對于旅游需求不斷擴大和深入的消費者來說無疑成為一道出行障礙。艾肯認為,在消費者旅游需求模式逐漸由觀光旅游到文化休閑度假轉變的時代浪潮中,旅游景區也必須尋求新的破解提升之道,提供更加完善且更具文化內涵的旅游體驗服務。然而是否要立刻摒棄“門票經濟”,仍須綜合考量開發運營成本與資金回收周期等多種因素。作為轉變門票經濟模式的前提條件,推動旅游業往休閑度假模式轉型、推動旅游產業延伸,實現旅游收入手段多元化,都需要一定的過渡期。
戰略顧問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