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艾肯官網歡迎您!
策劃規劃、景觀設計、景區運營管理、文旅投資、論壇培訓 0755-83497735
返回
頂部
發布日期:2012-02-23 11:19:40瀏覽:
旅游
中國游客成春節歐洲游主力群體 用購物救歐洲?
第一旅游網 2012-01-24
在中國大陸的春節出境游市場中,歐洲游顯得十分奪目,量價齊升。盡管團費價格高出往年同期10%以上,但報團者也出人意料地上漲至去年的115%。“城市新貴中的奢侈品消費群體是春節歐洲游的主力群體。”江西光大國際旅行社總經理姜江對拉動春節歐洲游的群體有著以上判定。日前就有英媒指出,中國游客借春節赴歐消費是在“拯救歐洲”。
福建“溫泉度假游”走俏春節假期
新華網 2012-01-28
近年來福建省依托豐富的溫泉資源建成一批各具特點的溫泉旅游產品,福州初步形成了“環福州溫泉休憩圈”,廈門以高品質園林溫泉為主要發展方向,漳州利用海水溫泉資源,建成多個特色旅游項目,目前“溫泉游”已成為假日福建以及周邊省份游客出游的重要旅游產品。由于春節期間氣溫持續偏低,福建各地溫泉度假游在這個春節格外“火爆”。
2012年春節黃金周旅游市場綜述
第一旅游網 2012-01-29
28日晚7時,全國假日旅游部際協調會議辦公室發出春節第7號旅游信息通報,宣布2012年春節假日順利結束。總體來看,自駕旅游成常態,出境過大年成時尚,為2012年春節黃金周旅游的重要特點。
房地產
中國2012年房地產行業"去投資化"加速
新華網 2012-01-27
中國國家統計局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1年最后一個月的全國房價依舊延續了前幾個月的跌勢。與上月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價格下降的城市達到了52個,比上月多出3個。
房地產調控將繼續實施、“限購令”延期、房價繼續下跌,這一系列“利空”讓中國的房地產商感到壓力。一些專家認為,今年中國房地產行業將迎來行業的加速整合,而在房價不再瘋狂上漲開始回歸理性的過程中,中國房地產將逐步回歸住房本性,“去投資化”現象將越來越明顯。
中國一線城市2012年春節商品房成交跌至近年最低
新浪財經 2012-01-29
北京、廣州、杭州、南京、武漢等地的春節商品房成交量均為近年來“最低”。今年房價走低成為各方共識。
報道援引媒體數據,春節假期,北京出現了三年以來第一次完全“休眠”,春節七天出現了“零成交”。從春節除夕至年初六,廣州樓市呈現量價齊跌的態勢,其日均成交量不到4套。中國科學院預測科學研究中心預計,2012年商品房平均銷售價格為5024.4元/平方米,同比將下降5.3%左右。
北京2012年五環內存地將主要建公租房
搜狐網2012-01-29
今年,北京中心城區的土地供應將主要以挖掘存量用地為主。市規劃委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五環以內可改造的存量住宅用地,將主要用于建造公共租賃住房。
據了解,中心城區目前基本沒有可以成規模進行一級開發的土地,以可改造的土地為主。同時,按照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中心城區規劃要進行優化調整,不主張大規模的建設商品住宅;可改造的用地將主要用于建設綠地、公共設施及公租房。
經濟
2011年中國稅收收入95729億元
中經網 2012-01-29
國家稅務總局日前透露,2011年,全國稅收收入完成95729億元,全年稅收收入增長隨經濟發展逐季趨緩。在稅種方面,國內增值稅、國內消費稅、營業稅分別增長13.6%、15.1%、22.6%,企業所得稅增長34.7%。在區域分布上,東、中、西三個區域稅收收入分別增長21.7%、27.9%和28.5%。
2016年中國互聯網經濟規模將會達到4.2萬億美元
北青網 2012-01-29
來自波士頓咨詢集團的一份最新報告稱,全球前二十個經濟體的互聯網經濟規模將在2016年達到4.2萬億美元,而2010年只有2.3萬億美元。該集團預計到2016年,互聯網網民數量將到達30億,占那時全球人口的45%,而2010年的網民數量只有19億。
波士頓集團還預測,到2016年,中國將會有將近8億網民,與美國相同,相當于英國,法國,德國,印度和日本網民數量的總和。經過研究分析,波士頓集團還發現,到2013年,移動終端將會超越固定線路終端,成為訪問網絡的最主要方式。到2016年,移動終端將占據寬帶連接終端總數的80%。
2012年春節中國消費市場繁榮興旺文化消費漸成主流
中國新聞網 2012-01-29
2012年春節節日市場供應充足,市場運行平穩,繁榮興旺。據商務部監測,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國重點零售和餐飲企業銷售額4700億元,同比增長16.2%。
2012年春節市場呈現以下幾個特點:文化消費漸成主流;農村市場繁榮活躍;商品市場亮點突出;餐飲消費紅紅火火;生活必需品供應充足。
艾肯觀點
龍年春節內需旺 文化消費領潮流
中金在線 2012-01-30
龍年春節文化氛圍濃厚。逛廟會、民俗展、讀書、觀影等文化消費成為百姓過年的熱門選擇。
京城各式各樣的廟會吸引了數以萬計的市民前來游玩。地壇廟會民間文化遺產和手工藝術最受追捧;龍潭湖廟會,小吃紅紅火火;東岳廟廟會的民俗文化令人眼前一亮,折射出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天壇的祭天活動引來眾多的游客……
博物館成為京城百姓過年的好去處,寒冷的北風阻擋不了孩子和家長徜徉歷史長河的熱情。初二一大早,記者在天安門廣場看到,國家博物館的門前已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市民楊先生告訴記者:“今天專門帶著孩子來國博參觀,培養孩子的歷史素養。”讓孩子在游玩中學習知識,成為許多家長節日里的首選。
首都博物館在地下一層推出了“祥龍瑞彩———博物館里過大年”展覽,延續了首都博物館每逢春節推出一個以生肖題材的主題型展覽的傳統,更是在中國傳統農歷年的開年之際,為廣大觀眾奉上一場滲透著文化與喜慶的文化大餐。
京城幾家電影院則成為年輕人的首選。北京近80家影院推出兩元票,讓普通百姓大過眼癮。
統計數據顯示,京城43家主要劇場春節共完成演出298場,觀眾近30萬人次,平均上座率達69.2%,比去年同期上升5個百分點。除夕至正月初五,全市26個主要廟會和民俗活動人流量達566.8萬人次。全市23家公共圖書館共開展102場講座、交流、聯歡等活動,共吸引讀者6萬多人;全市文化館(站)共開展了90余場文化活動,受眾近100萬人。
觀點:春節是中國傳統節慶文化的重要象征,而春節文化消費亦成為中國文化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艾肯認為,在文化強國戰略方針的指導下,在國家大力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新時期,文化消費力量與地位亦將不斷攀升。而對于以春節文化為代表的中國傳統節慶文化,應當通過合理的資源轉化與利用,實現良好的經濟、文化和社會效益。對此,文化旅游與節慶旅游應當作為重要的資源轉化方式,形成中堅力量,各景區應針對不同節慶文化內涵,推出豐富多樣的旅游產品,同時舉辦富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活動,實現文化傳承與經濟效益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