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肯眼中看世博(一)
發布日期:2012-02-20 17:25:20瀏覽:
如果一千個人的心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么一千個人心里就有一千個世博。我們是艾肯,透過他們的眼睛,看見了真實的世博。
王燦,深圳艾肯弘揚咨詢管理有限公司城市規劃設計師。第一批游世博的8人小組成員。
時間:2010年9月3日(雖然最近有三個臺風組團襲擊東南沿海,上海的天氣還是很不錯,陽光燦爛,晴空萬里。)
當日入園人數:26.25萬
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Expo 2010),是第41屆世界博覽會,也是由中國舉辦的首屆世界博覽會。上海世博會以“城市,讓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為主題,總投資達450億人民幣,創造了世界博覽會史上最大規模記錄。
今天是周五,根據經驗判斷,屬于非客流高峰時期,決定去看當天的夜場。大概下午四點鐘,買票進場,我們首先來到了B區剛踏入世博園區的道路,遠遠的便見著了在藍色天幕背景映襯下的紅色標志建筑-中國國家館,頓時感覺到一種神一般的召喚。
上海世博會夜場票
入口
馬上改道,沿著這條道路,一路向A區中國館方向行進。
太平洋聯合館,藍天大海般的建筑立面外,擺設著幾艘漁船。這里是太平洋中各島國的聯合展館。
城市主題館中的城市生命館的外形設計從“折紙”的創意出發,屋頂則模仿了上海里弄“老虎窗”正面開、背面斜坡的特點,顯示上海傳統石庫門建筑的文化魅力。這座展館也是亞洲最大的無柱展館。
城市是一個在自然系統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包含社會、經濟、文化等復雜活動的群體的“人為命”, 同時,城市也具備靈魂和情感。城市生命館以“生命”為主線,總攬城市的生命歷程, 解剖城市的生命結構和靈魂,探討城市的生命潛力。展館內通過活力車站,循環管道,城市廣場幾個主題,展示著城市生活的點點滴滴,同時也深切感受到城市規劃設計職業是件非常有意義的工作。
俯瞰地球
新西蘭的展館建筑比較讓人感興趣,整個展館從形狀上來看像一個梯形,前低后高,大家順著坡度入口進入一直走入展館后端,便到了展館的屋頂,屋頂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植物園,布滿新西蘭特有或擅長栽種的植物、花卉、水果和農產品,從屋頂上緩緩走下,感受著自然漫步的愜意。
這個時候在另一側道路上,開始了由西藏代表團的一場演出。幾百名演員,跳著西藏民族獨有的舞蹈,緩緩的前行。
天慢慢黑了,在夜晚燈光的效果下,國家館顯得更加雄渾有力,猶如華冠高聳。
繼續參觀A片區中的其它亞洲展館。一路觀看了阿曼,巴基斯坦,以色列,印度等展館。
以色列展館建筑外觀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兩座流線型建筑體,好像環抱在一起的雙手,又好似一只海中的貝殼。建筑材料上,由天然石塊搭建而成的創新廳象征著與地球、歷史的聯系以及對自然資源的循環利用;而采用透明PVC及玻璃材料的光之廳象征著科技、透明、輕盈和未來。
沙特館是世博園中最熱門館之一,這次親臨果然名不虛傳。排隊參觀的人一般都得等候5小時的時間。沙特館主體建筑像一艘高懸于空中的大船,掩映在棗椰樹樹蔭下,同一顆綠寶石;其被鋼鐵立柱懸空支撐起的圓弧形展館,又像一艘“寶船”破浪前行。里面建有世界上最大的IMAX3D三維影院,相當震撼。難怪即使花上大半天時間排隊,很多人都還是愿意進去好好欣賞一番。
日本館,也是熱門館之一。日本館外部呈銀白色,采用含太陽能發電裝置的超輕“膜結構”包裹,形成一個半圓型的大穹頂,宛如一座“太空堡壘”。
從遣唐使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