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鴉片”專輯<4>:中國高爾夫旅游市場發展的優勢與潛力
發布日期:2012-02-20 15:45:40瀏覽:
目前,高爾夫旅游已風靡全球,作為高爾夫運動與特色旅游的結合,它是一種新興的旅游文化概念。高爾夫旅游(Golf Tourism)是高爾夫運動和旅游活動這兩種資源的有機整和,它屬于高端運動旅游形態,即高爾夫球運動的愛好者離開自己所居住的城市(國家),前往異地(異國)的高爾夫球場打球、參會、交友以及從事相關的旅游活動等[1]。
在中國高爾夫走過的20多個春秋里,高爾夫的迅猛發展為高爾夫旅游市場的拓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積累了豐富的資源,提供了新的商機。國際旅游組織早已把高爾夫旅游界定為專項旅游產品。2004年,世界高爾夫旅游界把中國評為最值得前往的高爾夫旅游待開發國家[2]。可以看出,在中國,高爾夫與旅游的結合已成為一種趨勢;同時,作為一個資源大國,中國也具備成為高爾夫旅游市場的優勢和潛力。
首先,球場資源及其優越的自然環境的誘惑,形成中國高爾夫旅游市場發展的首要競爭力。
由于高爾夫球場獨有的環境和運動特殊性,高爾夫旅游產品是依賴于特定的自然資源和環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不可轉移性,具有很強的吸引力。高爾夫球場與人們的居住地往往具有一定的空間距離。這種空間距離就成為吸引人們度假休閑的一個因素之一。中國目前已建和在建的高爾夫球場約為270家,主要分布于經濟相對較為發達的北京、上海、廣東以及旅游大省海南、云南等。相比而言,美國與中國國土面積相當,但卻擁有近2萬個高爾夫球場,日本擁有2000多個高爾夫球場。盡管目前中國僅有約270個球場,但在球場規模和建造上定位于頂級高端市場,將客源市場鎖定在極少數的高端人群。實際上,中國的球場資源的存在結構性過剩,這為高爾夫旅游市場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間和契機。
其次,優越的地理位置吸引眾多國內外高爾夫旅游客源,適時適度開發高爾夫旅游的巨大潛力市場,成為中國高爾夫旅游市場發展的關鍵因素。
從地理區位上看,中國位于北半球,南北、東西跨度較大,氣候類型多樣,所建球場的景觀各具特色,不同季節可提供不同特色的球場,整個市場可適應高爾夫旅游的季節性。中國高爾夫旅游市場的主要客源是韓國、日本以及港澳臺的游客,無論從地理位置,消費價格、文化共融性方面,中國均成為其最佳選擇。海南省每年接待海外高爾夫旅游者約占90%,其中日韓高爾夫旅游者約占全年接待量的68%左右。因此,高爾夫旅游既能吸引外地游客,又能吸引本地居民。目前,中國參與高爾夫球運動的人口估計達160萬,且每年以10 %的速度遞增,在廣州、深圳、上海、北京等發達地區,增長率達到25%左右。
最后,成本和價格優勢為中國高爾夫旅游市場的發展創造了前提條件。
在人力成本上,中國人力資源豐富,價格相對低廉。對高爾夫旅游這種屬于服務型的旅游來說,可以利用廉價的勞動力提供質量高、價格低的旅游服務,從而提高球員的滿意度。在消費價格上,目前,日本、韓國的高爾夫俱樂部消費普遍高于我國幾倍,有的甚至十幾倍。許多日、韓球員來華打球就是為了尋求消費價差和體驗不同的球場環境。
總的來說,發展高爾夫旅游市場是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創造契機。從中國高爾夫旅游市場的發展分析可以看出,若將自然條件、人力資源、國內消費等與高爾夫球俱樂部運營有效結合起來,將資源開發與特色項目打造相結合,對高爾夫旅游項目進一步包裝、創新、宣傳,深度開發高爾夫旅游產品,中國的高爾夫旅游市場將以強勢姿態進軍國際市場。
曾婷婷 沈劍云(暨南大學深圳旅游學院高爾夫專業)
參考文獻:
[1] 郁小平,夏洪勝 高爾夫旅游的產生因素及有效作用分析 開放導報 2005年4月
[2] 付冰,周申立,郝百強 試論中國高爾夫旅游的發展與規劃 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