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報道艾肯】博鰲為何“旺丁不旺財”
發布日期:2012-02-14 10:45:28瀏覽:
王趙洵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08年10月9日 第 08 版)
近日,博鰲舉辦了“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與博鰲旅游新發展研討會”。會上,業內專家對博鰲旅游的發展獻計獻策,并達成共識:要抓住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機遇,進行戰略調整和旅游產品的改造升級,將博鰲建設成具有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的天堂小鎮。
尷尬:博鰲旅游“旺丁不旺財”
博鰲小鎮借著“博鰲亞洲論壇”蜚聲國內外,游客紛至沓來,甚至有一種說法:“不到博鰲就不算到過海南島。”
每逢旅游旺季,萬泉河上的游艇把一批批游客送往博鰲。表面上看似“繁華”,其背后卻是“旺丁不旺財”。游客到了此地,看上一眼便匆匆離去,更鮮有回頭客。即使有“亞洲的博鰲”這個光環,也未能吸引多少外國游客。
會診:不缺少寶貝而缺少開發
“博鰲的名氣確實吸引了一大批觀光客,但他們僅僅是觀光而已,吃、住、購都不在博鰲。”海南旅游研究所所長楊哲昆認為,沒有自己的旅游產品,就無法讓游客感受到地方特色,也談不上“博鰲味道”。所以,挖掘當地的民俗文化,是發展博鰲旅游的戰略需要。
“博鰲有175個村,有神奇的鰲文化。這里不缺少寶貝,而是缺少認真開發。”海南大學形象學研究室徐國定教授認為,現在博鰲高樓多了,路也寬了直了,魅力小鎮的基本元素越來越少。
海南熱帶飛禽世界總經理陳偉提出,目前博鰲僅有會址、漂流、海洋館和文化苑四個景區景點,缺少有市場號召力的旅游產品。小鎮旅游的配套設施也不夠完善,這些都是需要今后改進的。
愿景:把旅游做出味道
“在印尼巴厘島,所有的房子不超過4層。”博鰲水城旅業公司副總經理謝越崇舉巴厘島為例說,巴厘島在旅游開發中善于挖掘當地歷史文化和民俗特色,值得博鰲借鑒,如巴厘島有很多木雕村、石刻村、繪畫村。在游人參觀的路上,路邊房屋門外擺滿了各式各樣具有當地特色的木雕和石刻像。
“博鰲應該打造奢華的生活品質。”深圳艾肯弘揚咨詢管理公司董事長秦曉琪認為,“奢華”是對細節的追求,而不在于花多少錢。比如,賓館內部應當擁有現代化的設施與古樸的裝飾,房子是有故事的,客人才愿意住進來。再比如,搞一些像“咱家的飯已做好了”一類的語言提示,人與人之間還沒有照面就有了感情,這就是“宅主的文化”。只有這樣,博鰲才能把旅游做深、做出味道。